在怀孕的过程中,准妈妈们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医学术语,比如“无创DNA”和“唐筛”。这两者都是筛查胎儿遗传性疾病的重要方法,但它们各自的原理、适用范围和准确性却大相径庭。那么,无创DNA和唐筛有什么区别?唐筛的准确率高吗?
一、无创DNA和唐筛有什么区别?
唐筛全名是“唐氏综合症筛查”,主要用于筛查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症(也称为21三体综合症)。那么,唐筛是怎么回事呢?它其实是通过母亲的血液和孕检时的一些数据(比如孕妇的年龄、体重、妊娠周数等)进行计算,得出一个风险值。唐筛结果通常会用“高风险”、“中风险”或“低风险”来表示。
需要注意的是,唐筛并不是一项确诊测试,而是一个筛查工具。如果结果显示“高风险”,这并不意味着胎儿一定有问题,只是需要进一步的检测,如羊水穿刺或者无创DNA。
我们来谈谈无创DNA(NIPT)。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筛查技术,通过分析母亲血液中的胎儿游离DNA,来检测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。这种方法可以排查出多种染色体异常,最常见的包括唐氏综合症、爱德华氏综合症(18三体)和巴陶氏综合症(13三体)。
无创DNA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准确性和安全性。相较于唐筛,NIPT的误报率极低,准确率可以达到99%以上。更棒的是,因为是“无创”的,所以它不会对胎儿造成任何风险,妈妈们只需抽简单的一管血,便可以得到结果。
二、唐筛的准确率高吗?
唐筛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并没有无创DNA高。就拿唐筛的敏感度来说,大约在80%左右,而无创DNA的敏感度则超过了99%。这就意味着,唐筛可能漏掉一些高风险的情况,而无创DNA则几乎不会漏掉。
唐筛的成本相对较低,适合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。而无创DNA的费用较高,但它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结果,让许多准爸爸妈妈在孕期中能够更安心。
唐筛一般在怀孕的第11到第14周进行,有些医院也会建议在15到20周之间做第二次筛查。而无创DNA则可以在怀孕的第10周及其之后进行。因此,如果你有较高的风险因素(如年龄偏大、家族史等),那么无创DNA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。
无创DNA和唐筛各有优缺点,准妈妈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式才是王道。如果你对胎儿的健康有更高的要求,那么无创DNA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;而如果你经济条件有限,唐筛同样是一个良好的首步筛查方法。
推荐阅读:
版权所有© 清宫图 清宫表 生男生女预测表 怀男怀女计算器
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或投稿,如有侵权或违规,请邮件到cshewei@qq.com删稿更正